新闻公告

合作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分子生物实验室简介

作者:永和制药    发表时间:2016-06-21 03:01
       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分子生物实验室是2001年建立的国内较早利用信号传导理论和技术对中医药进行研究的实验室。与国内同行相比,具有如下特点:起点高,发展快,在实验室设置和仪器选购上都是按照与国际接轨的原则进行,并且一次性投入力度大,保证实验室能够快速、高标准的运营。研究既有特色性,又有系统性,在研究方向上选取中医药的优势,结合生命科学研究进展的前沿领域,从分子鉴定的基础研究到药物制剂开发应用进行研究,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系统性研究工程。科研基础扎实,部分成果已居国际前沿领域。
       实验室总面积1400平方米,包括细胞培养室、核酸研究室、蛋白研究室、PCR室、低温实验室、暗室、离心机室、流式细胞室、激光共聚焦室、色谱高效液相室、中药制备室等。拥有核酸电泳系统、蛋白电泳系统、荧光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凝胶干燥器、酶标仪、荧光定量PCR仪、超低温冰箱、液体闪烁计数仪、Gamma计数仪、冷冻真空干燥机、低压液相层析仪、超净工作台、细胞培养箱、多功能细胞实时标记分析仪、BD流式细胞仪、干细胞分选仪、Olympus激光共聚焦显微镜、Olympus显微图像分析仪、Bio-Rad双向电泳、Bio-Rad电打孔转移仪、蛋白质纯化分析系统、荧光多通道图像分析仪等开展细胞、核酸、蛋白质系统研究的先进仪器设备,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1433万元,具备系统进行中医药、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条件,并对校内外开放。
       本实验室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河南省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中医诊断学科、中医方剂学科,中医基础理论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中医方证细胞信号传导郑州市科技创新团队、中医基础理论河南中医学院科技创新团队、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中医学科建设工程中医方证基础研究方向建设为依托,以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中医方证信号传导实验室、河南中医学院中医方证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为基础,长期与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企业合作,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利用现代生物医学技术深入开展中医基础研究,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技术平台建设,融合多学科技术研究人员,形成先进的研发试验设施和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创立结构合理、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创新团队,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产业化人才队伍,解决中医药基础研究和产业开发的一些关键技术,建立多种疾病的中医方证研究临床数据挖掘技术平台,建立中医方证研究技术平台,开发肿瘤、糖尿病、抑郁等难治性疾病的诊断试剂和治疗药物,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并进一步促进生物医学产业的发展。本实验室与国内外多家研究机构和大学、企业(韩国浦项科技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医基础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河南省肿瘤医院、郑州永和制药有限公司)产学研合作,运用现代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以重大疾病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证候表征信息与生物信息的关联方法,研究疾病证候分子分型规律及其与症状、证候分类的关系;建立了疾病证候分类规范和标准,深化和充实中医证候规范的内容,使中医证候分类更加客观准确;建立了多种疾病的临床数据挖掘技术平台;建立了从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研究疾病证候分子分型方法,用于多种疾病(如肿瘤、糖尿病、抑郁、早老性痴呆、慢性支气管炎、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等)证候分子分型研究,根据中医辨证理论结合对疾病分子本质认识筛选研制中医方剂,根据方证机理研究中医分子创新药物,提高难治性疾病的疗效,为中医方剂研制创立新方法,为疾病诊断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有效药物,为中医药产业化提供科技和成果支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实验室拥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研究队伍,团队成员共50人,主要技术带头人3人,专职研究人员30人,高级职称人员比例约占60%。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河南省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培养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30余人。实验室在“运用当代前沿生物技术研究传统中医药理论和经验,从中国传统整体联系的思维角度探求生命的分子运动规律”科研思想指导下,近五年主持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优秀归国留学人员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教委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首届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河南省国际合作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88项,其中国家级15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省部级课题28项,到账课题经费约1200万元。主要负责的中医方证基础研究方向是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中医学科建设工程研究方向之一,年拨经费130万元。建立的中医方证信号传导实验室2012年评为为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14年成立河南中医学院中医方证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举办全国中医方证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学术交流会议5次。与韩国浦项科技大学建立国际合作实验室,从事省部级等多项国际合作项目。近五年共获奖46项,其中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项25项,其中河南省科技成果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厅局级奖项17项;省级成果鉴定2项。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已受理发明专利5项。共发表期刊学术论文243篇,其中国家中文核心116篇、国家科技核心66篇,SCI/ EI/STP收录14篇;会议论文83篇;教学论文48篇。主编或参编出版著作42部,其中教材15部。
       近十五年来我们实验室从临床治疗食管癌、肺癌、肝癌、胰腺癌、肾癌、结肠癌、脑胶质瘤、淋巴瘤、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等多种肿瘤的有效药物中,运用细胞模型、分子模型、动物模型筛选出有效治疗药物,组成创新方剂,并进一步研究方药的信号传导作用机制,这些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方药,为药物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已初步发现了某些证候与某些基因和分子改变相关,并以重大疾病为研究对象,建立中医证候表征信息与生物信息的关联方法,研究疾病证候分子分型规律及其与症状、证候分类的关系,建立疾病证候分类规范和标准,深化和充实中医证候规范的内容,使中医证候分类更加客观准确。建立了从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研究疾病证候分子分型方法,用于多种疾病(如肿瘤、糖尿病、早老性痴呆、慢性支气管炎、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等)证候分子分型研究,根据中医辨证理论结合对疾病分子本质认识筛选研制中医方剂,根据方证机理研究中医分子创新药物,提高难治性疾病的疗效,为中医方剂研制创立新方法,为疾病诊断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有效药物,为中医药产业化提供科技和成果支撑。本研究项目还以我省高发的食管癌为研究对象,从磷脂酶信号转导机制研究食管癌证候分子分型规律,在此基础上针对证候分子机制筛选研制出中医方剂和分子创新中药,为食管癌早期诊断和防治提供新方法和方药,该方法和药物的应用必将大幅度提高食管癌的防治效果。运用本研究所鉴定出的食管癌证候血液分子标记物,开发诊断试剂和治疗药物,将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促进生物医学产业的发展。
       实验室主任——司富春,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韩国浦项科技大学博士后,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河南省学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青年科协常委、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中国老年学会抗衰老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现任河南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带头人,中医基础理论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主任。1994年于上海中医药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95年6月至1998年12月,在韩国浦项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回国后,负责组建了能够开展细胞、核酸、蛋白等系统研究的河南中医学院中医药分子生物实验室,所负责的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为河南中医学院重点学科、河南省重点学科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河南省优秀教学团队、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郑州市科技创新团队、河南中医学院科技创新团队。主持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优秀回国留学人员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教委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回国人员基金项目、韩国G7项目、韩国博士后基金、韩国首创和创意研究工程、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首届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河南省国际合作项目等大的科研项目20余项,取得多项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在磷脂酶介导的细胞信号传导研究领域做出了许多重要的开创性和深入的研究工作,得到了世界上多位著名科学家的高度赞扬,被誉为磷脂酶信号传导研究的优秀科学家。获得韩国博士后基金奖。在世界上首次表明了老龄大鼠下丘脑和卵巢GnRH基因表达,开辟了中医理论分子遗传学研究的新领域;从肽文库和草药中研制出抗癌、抗增生和降血脂新药、HBV复制抑制剂及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克隆出了磷脂酶C结合蛋白基因和Dioxin诱导基因,鉴定出了PLC和PLD结合蛋白和PLC-γ1结构区功能作用;在世界上首次研制成功了多种单克隆抗体;建立了中风癫痫和痴呆发生分子机理的动物模型。在国内外率先开展中医药与磷脂酶细胞信号传导结合研究,提出磷脂酶多信号分子多重复合物独创性概念,并建立起分离技术,在磷脂酶细胞信号传导、癌症发生机制、抗癌药物研制和中医方证相关性研究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发现多种磷脂酶结合蛋白,已从中药中研制出多种磷脂酶C-γ1抑制剂,在临床上治疗肝癌、结肠癌等肿瘤病人,取得癌块缩小和痊愈的疗效,受到了患者的好评。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19部。培养博士生10人,硕士生40人,有4人获得河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青年教师8人。